| 
				 
					因素 
			 | 
			
				 
					说明 
			 | 
		
		
			| 
				 
					  
				
					请购日期 
				
					  
			 | 
			
				 
					    提早请购会增加库存与仓储费用,太迟请购则会影响交货期,甚至因为交货不及时而导致停产。 
			 | 
		
		
			| 
				 
					物料交货 
				
					前置期 
			 | 
			
				 
					    物料交货前置期包括请购、订购、生产、运输、交货及验收全过程,因此,设定交货期时,应充分考虑前置期的影响。 
			 | 
		
		
			| 
				 
					  
				
					  
				
					  
				
					  
				
					采购部的管理 
				
					  
				
					  
				
					  
				
					  
			 | 
			
				 
					    1.供应商选择错误。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搁。 
				
					
						    3.采购价格不合理或勉强。 
					
						    4.采购进度掌握与督导不力。 
				 
				
					    5.经验不足,下单量超过供应商产能。6.更换供应商。 
				
					
						    7.付款条件过于苛刻或未能及时付款。 
					
						    8.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9.所要求的品质说明不清楚。 
			 | 
		
		
			| 
				 
					  
				
					  
				
					  
				
					采购员 
				
					  
				
					  
				
					  
			 | 
			
				 
					     1.紧急订购。 
				
					    (1)库存数量计算错误导致必须紧急订购,但供应商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 
				
					    (2)采购员对物料供应来源及时机没有准确把握。 
				
					    (3)与供应商议价时间过长,导致购运时间不足。 
				
					     2.选错订购对象。 
				
					    因个人原因,选择的供应商生产能力或物料来源困难。 
				
					     3.跟催不及时。 
			 | 
		
		
			| 
				 
					供应商 
			 | 
			
				 
					    1.接单量超过其生产能力。2.供应商的技术、工艺能力达不到要求。 
				
					        3.对时间估计错误。4.生产管理不力,手边作业量掌握不准确。 
				
					        5.供应商生产物料供给不足。 6.对新单不熟悉。 
				
					        7.品质管理不当,经常发生不良品。8.再转包能力不足。 
				
					        9.与采购商缺乏沟通。10.客户服务理念不佳。11.缺乏交期管理能力。 
			 | 
		
		
			| 
				 
					其他部门 
			 | 
			
				 
					    1.请购前置时间不足。 2.技术资料不完备。 3.紧急订购。 
				
					        4.生产计划变更。5.设计变更或标准调整。 6.订购数量太少。 
				
					        7.供应商品质辅导不足。8.点收、检验等工作延误。9.请购错误。 
			 | 
		
		
			| 
				 
					双方沟通 
				
					  
				
					情况 
				
					  
			 | 
			
				 
					     1.未能掌握一方或双方的产能变化。2.指示、联络不确实。 
				
					         3.技术资料交接不充分。4.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 
				
					  
				
					         5.单方面确定交期,缺乏沟通。6.首度合作出现偏差。 
				
					         7.缺乏合理的沟通窗口。8.为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而耽误时间。 9.交期理解偏差。 
			 | 
		
		
			| 
				 
					不可抗拒 
				
					因素 
				
					  
			 | 
			
				 
					1.战争。2.自然灾害。 3.经济因素。4.政治或法律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