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质量记录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所谓质量记录,是指企业已经进入过的质量活动所留下的记录。是用以证明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客观证据。质量记录是获得必要的产品质量及有效实施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客观证据。
ISO标准描述的质量体系,要求供方应制定质量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存贮、保管和处理程序,并贯彻执行。
质量记录的类型
一、产品质量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下列类型的文件:
	产品规范。
	主要设备的图纸,原材料构成说明书。
	原材料实验报告。
	产品制造各阶段的检验和实验报告。
	产品允许偏差和获得认可的详细记录。
	不合格材料及其处理的记录。
	委托安装和保修期内服务的记录。
	产品质量投诉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二、质量体系运行记录
	这些记录将证实质量体系的正常运作,包括标准操作程序的有效运行。
	质量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记录。
	对供方及其定额的认可记录。
	过程控制和纠正措施记录。
	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标识记录。
	人员资格和培训方面的记录。
	质量记录的作用
	  (1)为质量活动及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2)为正确有效地控制和评价产品质量提供客观证据;
	  (3)为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
	  (4)为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5)为评价和验证质量活动提供信息;
	  (6)质量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
	如何做好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可以形成书面文件,也可以使用其他数据载体记载。其格式和内容很难作出一个统一的模式,主要应结合企业实际而确定。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编制质量记录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记录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为有效地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作为基础性和依据性文件,质量记录应尽可能全面反映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和结果,以及质量体系运行状态和效果,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提供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记录越多越好。在编制质量记录时,既要从总体上考虑质量记录的充分性,也要对每一质量记录的必要性进行考虑,确保能全面有效地记录质量信息。
	  (2)质量记录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质量记录既便于填制,也便于统计和分析,同时还便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3)质量记录的实用性
	  在确定每一质量记录的内容时,应考虑质量记录的实用性,切忌摆花架子,对那些不能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依据的信息,不应体现在质量记录中。
	  (4)质量记录应便于管理
	  不论使用何种载体记录质量信息,都应易于贮存、查阅、分析和控制。应对质量记录的标识作出明确规定,必要时,应制定质量记录的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