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对策表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对策表,又名措施计划表,是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制定的应采取措施的计划表。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质量控制活动中,用以针对质量问题(或原因)制订对策或措施,作为实施时的依据。
	对策表是执行的依据,即必须按照对策表规定的内容执行。通常,对策表是在因果分析图的基础上,根据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制定适当措施、对策,以期质量问题获得解决。
	对策表是一种矩阵式的表格。其中包括序号、问题(或原因)、对策(或措施)、执行人、检查人(或负责人)、期限、备注等栏目。基本格式见表1。
	
		表1:对策表
	
		
			| 
				序号 | 
			
				质量问题 | 
			
				对策 | 
			
				执行人 | 
			
				检查人 | 
			
				期限 | 
			
				备注 | 
		
		
			| 
				(1) | 
			
				(2) | 
			
				(3) | 
			
				(4) | 
			
				(5) | 
			
				(6) | 
			
				(7) |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对策表的使用原则
	  1、对策表各栏目的设置,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删或变换。如在第1栏与第3栏之间增设“目标”一栏,在第3与第4栏之间增加“地点”一栏,第6栏之后增加“检查记录”一栏等。栏目名称,第2栏也可改为“问题现状”;当对策表与排列图、因果图构成“两图一表”联用时,第2栏应改为“主要原因”(或“主要因素”)等。
	  2、制定对策表的程序是:首先根据需要设计表格,填好表头名称。然后,在讨论制定对策(或措施)后,逐一将有关内容填入表内。
	  3、填写对策表各栏目的具体内容时,应注意前后相对应。如第2栏填写一条问题(或原因)之后,可以与其他一条或几条对策(或措施)相对应。对策(措施)要尽量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
	对策表的应用示例
	  1、某企业机加工车间有一台车床加工工序能力低,Cp值仅为0.677,不良品率平均为4.3%,经QC小组分析找出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为:
	- 
		
			- 
				a. 操作者不能掌握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 
				b. 设备精度偏低;
 
			- 
				c. 测量误差较大;
 
			- 
				d. 切削热影响尺寸精度。
 
		
	 
	  2、召开QC小组会议,针对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制订对策,并对每一项对策进行分工,明确完成期限等。
	  3、绘制“对策表”(见表2),将有关内容填入表内。
	
		表2:某车床提高Cp值对策表
	
		
			| 
				序号 | 
			
				主要原因 | 
			
				对策 | 
			
				执行人 | 
			
				检查人 | 
			
				期限 | 
			
				备注 | 
		
		
			| 
				1 | 
			
				操作者没有掌握工序质量控制方法 | 
			
				1.组织学习工序质量控制理论 
				和中间公差原理 
				2.操作时改变轴类靠上限、孔类 
				靠下限等旧习惯,按中间公差带加工 | 
			
				(略) 
				 
				(略) | 
			
				(略) 
				 
				(略) | 
			
				93年1~2月 
				 
				93年2~6月 | 
			
				请教师讲课 | 
		
		
			| 
				2 | 
			
				设备精度偏低 | 
			
				3.搞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实行 
				日点检,及时记录加工误差 
				4.机械员及时了解日点检情况, 
				正确做好机床精度调整,确保 
				加工零件圆度和圆柱度误差≤0.015 mm | 
			
				(略) 
				 
				(略) | 
			
				(略) 
				 
				(略) | 
			
				93年2~6月 
				 
				93年2~6月 | 
			
				由设备处配合 | 
		
		
			| 
				3 | 
			
				测量误差较大 | 
			
				5.及时将量检具送计量室检查、 
				校正,保证示值准确 
				6.统一并选定正确的测量方法, 
				减少测量误差 | 
			
				(略) 
				 
				(略) | 
			
				(略) 
				 
				(略) | 
			
				93年2~6月 
				 
				93年2~6月 | 
			
				由计量处配合 | 
		
		
			| 
				4 | 
			
				切削热影响尺寸精度 | 
			
				7.加工时注意工件温度,最后一刀 
				加工在工件温度正常时进行 
				8.成立专门小组,专题研究切削热 
				对加工精度的影响规律 | 
			
				(略) 
				 
				(略) | 
			
				(略) 
				 
				(略) | 
			
				93年2~6月 
				 
				93年7~12月 | 
			
				由工艺处协作 | 
		
	
	  4、按对策表进行实施。
	  5、定期统计工序不良品情况,计算不良品率。经过半年活动,工序能力指数Cp值由0.677 提高到1.26。说明该对策表制订正确,实施有效。
	  6、遗留问题:第8条对策正在实施中,待得出结论制定新的对策后,进行第二个循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