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合作伙伴的类型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运作需要减少供应源的数量(短期成本最小化的需要,但是供应链合作关系并不意味着单一的供应源),相互的连接变得更专有(紧密合作的需要),并且制造商会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寻找最杰出的合作伙伴。这样可以把合作伙伴分为两个层次:重要合作伙伴和次要合作伙伴。重要合作伙伴是少而精的、与制造商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而次要合作伙伴是相对多的、与制造商关系不很密切的合作伙伴。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变化主要影响重要合作伙伴,而对次要合作伙伴的影响较小。
	
		图为合作伙伴分类矩阵图。图中纵轴代表的是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增值的作用。如果一个合作伙伴不能对增值做出贡献,那么它对供应链的其他企业就没有吸引力。横轴代表某个合作伙伴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设计能力、特殊工艺能力、柔性、项目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力的区别。
		根据合作伙伴在供应链中的增值作用和它的竞争实力,可将合作伙伴分成普通合作伙伴、竞争或技术性合作伙伴、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和战略合作伙伴四类,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如表所示。
 
	表  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
	
		
			| 
				 
					  
				
					项 目 
				
					  
			 | 
			
				 
					  
				
					普通合作伙伴 
				
					  
			 | 
			
				 
					竞争性或技术性 
				
					合作伙伴 
			 | 
			
				 
					有影响力的合作 
				
					伙伴 
			 | 
			
				 
					战略合作伙伴 
				
					  
			 | 
		
		
			| 
				 
					  
				
					产品特点 
				
					  
			 | 
			
				 
					低值一般产品、充分 
				
					供应、开放型产品结构 
			 | 
			
				 
					偏向开放型产品 
			 | 
			
				 
					定制化、产品 
				
					结构封闭 
			 | 
			
				 
					完全定制化、 
				
					产品结构封闭 
			 | 
		
		
			| 
				 
					  
				
					规制形式 
				
					  
			 | 
			
				 
					  
				
					契约 
				
					  
			 | 
			
				 
					契约十部分 
				
					专用性投资 
			 | 
			
				 
					契约十专用投资 
				
					十部分信息共享 
			 | 
			
				 
					专用人才投资 
				
					十高度信息分享 
			 | 
		
		
			| 
				 
					契约的作用 
			 | 
			
				 
					非常大 
			 | 
			
				 
					较大 
			 | 
			
				 
					较小 
			 | 
			
				 
					很小 
			 | 
		
		
			| 
				 
					管理特点 
			 | 
			
				 
					严格控制 
			 | 
			
				 
					利用型 
			 | 
			
				 
					支持、帮助 
			 | 
			
				 
					战略协同 
			 | 
		
		
			| 
				 
					考虑因素 
			 | 
			
				 
					价格、供货及时性 
			 | 
			
				 
					持续合理供货十价格 
			 | 
			
				 
					多功能界面 
			 | 
			
				 
					多功能界面 
			 | 
		
	
	 
	在实际运作中,应根据核心企业不同的选择目标、不同的价值趋向,选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对于长期合作需求而言,要求合作伙伴能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和增值率,因此最好选择战略性合作伙伴;对于短期或某一短暂市场需求而言,只需选择普通合作伙伴满足需求则可,以保证成本最小化;对于中期需求而言,可根据竞争力和增值率对供应链的重要程度,选择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或竞争性/技术性的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