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试验设计应用实务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课程背景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判断新配药方的疗效是否比原配方药物疗效好些?采取措施后合格率是否提高?4M1E发生变化后品质如何呢?公司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是否表现一种稳态?开发新产品时如何快速找到合理的加工和试验条件?如何付出尽可能小的成本准确找到试验条件的具体参数?
	也许你是运用改善前后抽样检验,然后和规格比对的方法,但你有没有考虑到抽样是有风险的,明明在工厂检验是合格的批,但交到客户手中却出现了不良,引来了客户的投诉,严重时甚至失去客户的信赖。那么你怎样平衡生产者风险和消费者风险呢?
	也许你是反复的做试验?也许你把所有的条件进行了组合,但是你没有考虑到试验条件的增加,试验次数会成几何级的递增,让你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却得不到合理的结果。
	如果我们先把某个结论当成一种假设,然后科学的收集样本,根据样本的观测值情况,运用统计手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并做出科学的判断,这类以“判断”为输出结果的质量分析手法就是6s团队中运用最多的统计工具“假设检验”。能够准确帮助你确认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许多项目在形成改进方案时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在相当多的可能影响y的自变量中确定哪些自变量x确实显著的影响着y,怎样改变自变量或如设置这些自变量使y达到最佳值,这时计划一批试验,并严格按照计划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试验,获得新数据,然后对之进行分析,获得改进的途径,这门科学就是DOE。
	6s活动的五大阶段: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其中分析阶段的假设检验;改进阶段的DOE,通常认为比较高深而运用者寡,本课为你深入浅出的讲解这些重要的知识,提供实用的质量管理技巧,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绩效的突破。
	课程收益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能够:
	1)掌握平衡生产者风险和消费者风险的方法
	2)优化因子水平,使之与制造工艺相配合
	3)学会运用均值、方差的假设检验手法,确认改善前后品质的变化情况,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安定生产。
	4)确认改善措施的有效性,寻求品质改进的方向,提升品质。
	5)确定工程品质分布情况,创造一个稳定的工程。
	6)掌握一元和多元配置试验方法,帮助你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定最适宜加工条件、降低不良、削减试验成本
	7)减少产品设计周期,控制产品开发成本
	培训方式
	最前沿的理论讲解加500强企业大量管理案例分析,实战性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适合对象
	设计开发人员(为了保证上课效果建议每班不超过40人)
	培训大纲
	一、统计手法基础:DOE知识入门
	1)DOE导入
	2)质量管理的两项活动:维持和改进
	3)品质机能的变异与损失
	4)DOE设计流程
	5)DOE常用工具: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6)数据的整理及分析:直方图
	7)从直方图到正态分布
	①平均值、极差、中值、标准偏差的求解方法及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②正态分布及其研究
	③正态分布中工程不良率的确定与分析
	④3s与休哈特控制图分析
	⑤工程能力分析
	⑥工程稳定与否的判断:Xbar-R控制图
	二、DOE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假设检验的基本观点
	1)假设检验的定义及观点(案例导入)
	2)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①小概率事件原理
	②带有概率性质的反证法原理
	3)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①建立假设: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②选择检验统计量和确定拒绝域:
	均值和方差
	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的判定规则
	给出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a:检验的两类错误
	给出临界值(各种分布表的使用)
	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统计量的值。
	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从技术上探讨检验的结果
	三、DOE常用工具:假设检验方法及案例分析
	1)均值假设检验的种类及选择规则
	①U检验:母平均和基准值的检验(母标准偏差已知)
	U检验的运用范围
	案例:冲压加工中,修改模具后品质是否发生改变
	〈U表的使用
	〈统计量u0的计算
	②t检验:母平均和基准值的检验(母标准偏差未知)
	t检验的使用范围
	案例:电池容量采用漏液对策的试生产品,要检验容量是否发生变化
	③F检验、t检验:无数据对应,两个母平均的差异检验
	检验的前提条件:等方差、样本独立
	确定等方差:F检验
	确认改善前后的品质状况:t检验
	案例:焊接好的批和不良批均值是否有差异
	2)方差检验的种类及选择规则
	①检验(拟合优度检验):母方差和基准值的差异检验
	四、DOE常用工具:回归分析简介
	1)回归分析基础知识
	五、DOE实战
	1)DOE定义
	2)何为试验效果
	3)如何抓住影响试验的要因
	4)DOE的基本术语:因素(因子)和阶次(水平)
	5)试验单元和试验环境
	6)容易出现错误的试验方法分析
	①无随机化
	②限定条件得到结论
	③要因相互作用:相乘、相除、相加、相减
	④试验误差
	⑤信息技术的利用
	7)DOE的基本原则
	①完全重复
	②随机化
	③区组化
	8)DOE的类型
	9)DOE开展的主要步骤:计划、实施及分析
	①明确目的
	②试验模型与误差:特性的确定:
	望目
	望大
	望小特性
	③试验因素的确定:
	控制因素
	标示因素
	布洛克因素
	④阶次的确定方法
	直线相关时的确定方法
	曲线相关时的确定方法
	⑤试验的随机性
	⑥确定最适宜的条件:方差分析
	管理图的绘制
	全体变动的设置
	群间变动
	群内变动
	F检定
	方差分析
	L.S.D检验
	最适宜条件确定
	六、一元配制试验条件设定与方差分析的运用:案例分析
	案例:提高薄板阻力加工相关工序能力试验条件的设定
	1)何为一元配置试验
	2)数据分析
	3)判断工程是否稳定
	4)全体变动的计算
	5)修正项CT值的计算
	6)群间变动计算
	7)群内变动计算
	8)求解方差及自由度
	9)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因素是否有效
	10)确定区间推定值
	11)确定最适宜条件
	七、正交试验条件设定(多元配置试验条件的设定)
	1)完全型试验存在的问题分析(不足点)
	2)完全型试验浪费点
	3)不完全试验的自由度个数选择
	4)正交表的种类
	5)LN(kn)表示的正确解读
	6)各类正交表的展示(2水平系列、3水平系列正交表的讲解)
	7)正交表的性质
	8)完全型试验和不完全型试验的比较
	9)正交表因素的配置方法
	①无交互作用因素的配置
	②有交互作用因素的配置
	③点线图的使用
	④因素配置不科学的后果
	八、不完全型试验案例分析:塑胶成型条件的设定
	1)计算自由度
	2)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3)点线图的使用
	4)在正交表中配置因素
	5)乱数表法确定试验顺序
	6)确定试验条件进行试验
	7)试验数据的收集
	8)计算主效果和形成坐标图
	9)主效果坐标图的考察
	10)计算全体变动、群间变动、群内变动
	11)制作方差分析表格进行方差分析
	12)贡献率的计算
	13)去除效果小的因素的方法
	14)确定最佳水平
	九、田口方法简介
	1)三次设计的概念
	2)引起质量波动的噪声、干扰
	3)三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①系统设计
	②参数设计
	③容差设计
	十、学员练习及其他成功案例分享